栏目导航: 福建招生考试网 > 中考会考网 > 全国中考会考 > 江苏中会考 > 文章正文
 
扬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招生方案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扬州市教育局 2007-12-20 11:30:03

扬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招生方案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中学:
    为了做好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建立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中考中招制度,切实发挥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对推动和保障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及《江苏省“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坚持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动中小学实施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整体提高。 
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设置
1、考试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体育为考试科目,在初三年级进行。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历史实行开卷考试,所有科目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制卷;各科试卷标准化答题部分由全市统一阅卷;主观题部分由各县(市、区)组织阅卷。各科考试成绩由市教育局统一合成,合成后由各县(市、区)发布。体育为过程与现场考试相结合,由市教育局定项目标准,县(市、区)组织考试,时间为4月14—16日。文化考试时间为6月15日—17日,考试结果以分数形式呈现。考试日程、各学科分值及考试时间见下表:
表一:考试日程 

 

615

616

617

上午

科目

语 文

数 学

英 语

时间

8:0010:30

8:0010:00

8:009:40

下午

科目

化 学

物 理

思想品德

时间

14:3016:00

14:3016:00

14:3015:30

科目

 

 

历史

时间

 

 

16:3017:30

表二:各学科分值及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分钟)

      

150

150

      

150

120

英语(卷面)

140

100

英语(口语)

10

5

      

100

90

      

100

90

思 想 品 德

50

60

       

50

60

       

     30

 


2、会考科目
    地理、生物、理化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为毕业会考科目,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制卷,各县(市、区)组织考试。地理、生物在初二年级进行,实行闭卷考试,考试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在初三年级段的4月份进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在初二年级段的6月份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地安排。
    会考是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考科目成绩均合格者方可报考三星及以上普通高中。
3、考查科目
    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为考查科目,考查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信息技术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考试形式为上机操作,县(市、区)组织考查,在初二年级段的6月份进行;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由县(市、区)组织命题,学校组织考查。考查科目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4、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反映初中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其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和中招录取的必备条件。
    综合素质评价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全面收集学生基础性发展信息,将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各初中学校要建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成长记录袋》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应参照学生成长记录和学生本人、同学及相关人员提供的信息。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应向学生及其家长公示和解释。综合素质评价获得优秀等级的学生名单应及时在学生所在班级公示。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用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表达。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等。各初中学校要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各班级要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不得少于3人,评价小组主持班级学生的综合评价工作。评价结果要在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由评价小组集体讨论决定。
各初中学校应对初中毕业学生进行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全面鉴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达C级以上者方可毕业。市教育局将适时对各地各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组织检查。
三、高中招生录取
    1、高中招生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特长潜能。高中学校要以初中毕业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实行多渠道择优录取,既可以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实行差额录取;也可以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招生市场内按序择优录取。
    2、要进一步扩大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促进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各三星以上普通高中学校可在招生总计划的5%以内自主招收部分推荐生,具体比例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办学水平确定,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向社会公布。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发展的需求,也可招收一定比例的艺术、体育特长生,特长生招生范围、形式、程序及人数需经市教育局审批后方可实施。推荐生、特长生必须在中考后进行,录取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业水平。
    3、为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实行热点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办法,定向招收指标应不低于学校招生计划数的50%。参加定向录取的学生,必须参加中考并达到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
    4、为满足社会对普通高中的需求,各校可以招收一定数量的择校生。择校生的录取必须严格按照“限招生人数、限学业成绩、限收费标准”的规定执行。
    5、继续实行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办法。任何学校都不得录取控制线下的学生,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为控制线下的学生建立学籍。
四、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1、中考是基础教育工作的大事,是对义务教育段教育教学质量的终端检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保证初三年级学生全部参加中考。任何部门和学校都不得动员或组织学生不参加或变相不参加中考。凡没有中考成绩的学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为其建立高中阶段学校学籍档案。
    2、中考方案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学校都无权更改中考方案。
    3、思想品德、历史学科继续实行开卷考试。各地、各校要认真研究,以考试改革为契机,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开卷考试只允许携带教材(思想品德考试可携带市教研室统一印制的中考时政学习材料)进入考场,其它材料一律不得带入考场。
    4、要重视建立和认真实施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初中学生毕业制度。充分发挥考试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功能,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5、要高度重视会考科目和考查科目。会考成绩是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录新生和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各地要加强会考的组织工作,会考组织部门要与中考组织部门相一致,要严肃考风考纪,提高会考的信度。会考科目和考查科目的内容、要求及组织工作等,将另行通知。
    6、要建立严格的考试命题、审题制度,确保命题质量和学业成绩的科学性、公平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考试命题和综合测评的研究,组织考试命题专项培训,不断提高评价与考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7、要加强阅卷组织工作,提高组织化程度,在保证阅卷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阅卷效率。
    8、要充分认识到中考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的领导,加大对中考改革的宣传力度,提高中考改革的透明度和开放度,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与广泛支持。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大人力和经费投入,确保中考改革顺利、平稳进行。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本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
·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
·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
·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
·北京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
·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
·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
·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
·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
·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
·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
·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
·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
·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强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强
·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强-中国校友
·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名单
·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
·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